ENGLISH
首页>中文版>新闻>ANSO新闻

ANSO在CBD COP15第二阶段成功举办“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与绿色生计”边会

ANSO    2023-01-10

12月11日(蒙特利尔时间),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简称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期间,“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联合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日本鸟取大学国际干旱地研究和教育平台、塔吉克斯坦国家科学院、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哈萨克斯坦动物研究所和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共同举办了题为“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与绿色生计”的边会,取得良好国际影响。



ANSO主席白春礼院士应邀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首先代表ANSO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对各联合参与机构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全球大部分干旱区位于发展中国家,这些地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政策相对缺乏,不少特有的生物多样性没有得到足够保护和重视,亟需加强国际合作,采取措施,优先予以保护。中国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表示,对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要处理好保护与人民生计的关系,希望与会各方分享更多可供借鉴的经验,携手做好这项工作。CBD秘书处森林和干旱区生物多样性官员Jamal Annagylyjova指出,我们高度赞赏新疆生地所在国际论坛上推动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新疆生地所与CBD秘书处签订的合作备忘录是加强国际间合作开展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举措,我们期待与新疆生地所在干旱区生物多样性领域开展科研、能力建设和技术研发等系列合作。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秘书处副主任Tim Hirsch表示,干旱区约占全球陆地表面积的三分之一,拥有丰富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是支撑人类生计和福祉的重要保障,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保护工作。



在边会的特邀报告环节中,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学者和专家分别作了报告。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柯兵副主任、南非国家研究基金会粮食安全卓越中心科学创新部联合主任Lise Korsten教授、中国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副主任李永红、哈萨克斯坦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Roman Jashenko教授、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秘书处副主任Tim Hirsch先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马克平研究员、新疆生地所所长张元明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科技支撑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 重要进展及未来展望”“保护和利用干旱土地生物多样性促进绿色生计”“支持《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实施 深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合作”“干旱区生物多样性联盟:来自中亚的声音” “开放生物多样性数据作为保护旱地的工具”“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挑战和对策”的报告。



在专家讨论环节,来自南非、西班牙、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中国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的多个专家积极交流,分享了卡鲁生物多样性热点区面临的主要威胁、中亚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现状、干旱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植物-土壤保护成功案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关系评估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和观点。


 
塔吉克斯坦国家科学院院长Rahimi Farhod在闭幕式致辞中表示,塔吉克斯坦于2004年加入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塔吉克斯坦科学院与新疆生地所于2016年合作成立了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杜尚别),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研究。当前,各国要加强合作,加大资金与人力资源投入,共同应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危机与各类环境问题。

会上,新疆生地所联合国内外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共同启动“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合体(BCAA)”。BCAA将在《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相关议定书的指导下,汇集多国科学家的智慧,重点关注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现状、问题和挑战,就导致物种濒危的机制、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干旱区生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关键问题开展联合研究。



新疆生地所所长张元明表示,BCAA将被打造为各国政府、科学家以及地方社区在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领域开展项目合作、知识分享、能力建设等活动的国际化平台。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和拓展面向中亚、非洲等“一带一路”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合作,讲好中国故事,将中国方案应用到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各个领域,促进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信息的共享和生物资源惠益分享,共建“干旱区生命共同体”。

此次边会吸引了与会多国科学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机构、各级环保组织的关注,国内外的专家线上线下交流了干旱区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经验,分享了具有可操作性、可改善地方人类生计和福祉的创新技术和模式,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关注和保护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促进各利益相关方携手合作,响应“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2021-2030)倡议,为实现《生物多样性公约》2050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景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一带一路 ”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

Tel: 86-10-84097121 Email: anso-public@anso.org.cn 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3号楼